中鐵十二局參建的青島地鐵4號線正式開通運營
青島訊(楊卓超 劉倩倩)12月26日,中鐵十二局參建的青島地鐵4號線正式開通運營。青島地鐵4號線起于人民會堂站,止于大河東站,總體呈東西走向,線路全長約31公里,共設置25座車站,全部為地下車站。公司青島地鐵4號線一工區承建人民會堂站、信號山站、泰山路站,起點至人民會堂站折返區間等三站一區間的施工任務,均采用暗挖法施工。標段內地質復雜多變,需穿越逾20多處破碎帶,同時周圍密集分布著青島市主城區的風貌建筑群,Ⅰ級風險源3處,Ⅱ、Ⅲ級風險源37處,下穿省、市級文物共7處,地面沉降控制要求嚴,爆破振速控制難度大,施工風險高。項目周邊有2所學校,1家大型醫院,4800余戶居民,商戶林立,人流密集,環境因素敏感,施工期間信訪壓力大。
該項目部優化人民會堂站原斜井設計方案,提出利用既有人防工程作為輔助通道的方案,進一步提升了項目經濟效益。在隧道暗挖爆破施工中,他們在全線率先采用水壓聚能爆破施工工藝,實現弱爆破、短進尺、降震速,大幅降低施工噪音。面對外部信訪壓力,項目部自主設立24小時信訪熱線,并通告管區民眾,以隨時解決沿線民眾反映的問題;對施工區域五十米范圍內的4000余戶居民進行入戶調查,講解爆破施工的標準和要求,讓居民能從心底打消疑慮;舉辦“地鐵工地開放日”活動,邀請附近居民擔當“現場講解員”,現身說法化解大家心中的疑團和糾結,及時解決問題,得到了駐地居民的贊賞。此外,建設者積極推進標準化管理,通過實行大型機械設備準入制度、開展風險評估和分級管控工作、實行隱患問題清單式管理、實行爆破自動化監測手段、實行臨時用電管理標準化等多措并舉,將標準化管理的理念滲透到每個施工細節和日常的管理行為當中,實現項目標準化管理。在工程建設過程中,他們積極開展科技攻關,累計取得工法2項,授權專利23項,積極探索管理創新,創造性地提出并推行“兩圖”管理,即“1368”項目成本管控體系圖和“項目周期管理重心展示圖”,提高項目全員的執行力,項目管理始終受控,實現了項目的“高起點開局、高標準亮相和高水平施工”。
青島地鐵4號線開通后將成為貫穿島城東西的快速軌道交通走廊和客運“大動脈”,對完善軌道交通線網架構、發揮客流網絡化效應、更好支撐引導城市空間拓展、助力青島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具有重要意義。